历史地理知识|如何区分上下联,对联怎么区分平仄


对联怎么分上下联? 新春佳节之际 , 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 , 家家户户都会精选一副春联贴于门上 , 为春节增加喜庆祥和的气氛 。 「对联」又称「对偶」、「门对」、「春贴」、「春联」、「对子」等 , 起源于桃符 , 是写在纸、布上或刻在竹子、木头、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。
春联的贴法是有讲究的 , 上下联不能贴反 , 需要先区分春联的上下联 , 然后根据横批的书写方法张贴 , 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区分春联的上下联的4种方法:
方法一: 按音调平仄区分春联的上下联
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 , 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 , 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 。 如何辨别仄音呢?古汉语有四种音调 , 分别是平(一声、二声)、上(三声)、去(四声)、入 , 非平即仄 , 所以现代汉语的三四声即为仄音 。 比如『春回大地千山笑』的『笑』是仄音为上联 , 『福满人间万民欢』的『欢』是平声为下联 。
方法二: 按因果关系区分春联的上下联
“因”为上联 , “果”为下联 。 比如“方向正确城乡富 , 政策英明衣食丰” , 因为只有『城乡富』这个“因” , 才会有『衣食丰』这个“果” 。
方法三:按时间先后区分春联的上下联
时间在前为上联 , 时间在后为下联 。 比如『风送莺歌辞旧岁 , 雪伴梅香迎新春』 , 『辞旧岁』在前为上联 , 『迎新春』在后为下联 。
方法四:按空间范围区分春联的上下联
一般是小者在前为上联 , 大者在后为下联 。 比如『勤俭持家家道昌 , 团结建国国事兴』 。 这副春联中的『国』比『家』大 , 所以『家』在前为上联 , 『国』在后为下联 。
这四种区分春联的上下联的方法你学会了吗?如果你还有其他好的方法补充 , 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交流哦~

如何区分对联上下联 1、按音调平仄分 。
对联比较讲究平仄 , 这是对联的特点 。 具体来说 , 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 , 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 , 否则读起来常常感到别扭 。 比如“春回大地千山笑”(“笑”是仄音) , “福满人间万民欢”(“欢”是平声) 。

2、按因果关系分 。
“因”为上联 , “果”为下联 。 比如“方向正确城乡富,政策英明衣食丰” , 因为只有“城乡富”这个“因” , 才会有“衣食丰”这个“果” 。

3、按时序先后分 。
就是时间在前的为上联 , 时间在后的则为下联;或者说先办的事情为上首 , 后办的事情就为下首 。 比如“门迎春夏秋冬福 , 户纳东西南北祥”;“小院栽花香四季 , 大门结彩乐全家” 。
4、按场面范围分 。
在时间、空间和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大到小 , 比如“年年过年年年好 , 月月赏月月月圆”;“一城花雨山河壮 , 满院春风日月辉” 。 从时间看 , “年”比“月”长;按空间论 , “城”比“院”大 。

5、按语言习惯分 。
比如“福如东海长流水 , 寿比南山不老松”;“风吹杨柳千门绿 , 雨润杏桃万户红” 。 人们常说“福寿双全”、“风雨同舟” , 从来没有“寿福双全”、“雨风同舟”的说法 。

6、按左右方位分 。
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 , 下联贴在左边 , 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 。 之所以这样张贴 , 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 , 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。
横批(或称横额 , 横档、横幅、横披等) , 是对联的重要组成部分 。 横批即如文章的标题 , 它能标示出一副对联的主题思想 , 是画龙点睛之笔 , 是锦上添花之笔 。 一般说来 , 横批对于联文有着概括、揭示、补充、说明等作用 。 从使用范围说 , 对联最常用也是最原始的形式 , 是贴挂于楹间(因之又泛称为楹联) 。 上下两条联文 , 再配以门楣上的横批 , 便呈“门”之势 。 对称是对联的最显著表现形式 , 中国的建筑美又多用对称这一传统的形式 。 建筑与对联结构相映成趣 , 这是联文加横批的又一个缘由 。 但不是说 , 凡对联都有横批 , 如有些门额牌匾可代作横批 , 题赠联、挽联(不宜楹间贴挂的)等可以省去横批 。

推荐阅读